
今早,兒子在早餐時間,邊吃邊看書被爸爸瞧見,問了一下「兒子,你怎麼又在看漫畫😒😒😒😒?」
「我有問媽媽,媽媽說可以看😂」
「老婆,你不要給兒子看漫畫啦」
(5分鐘後)
「兒子,你現在看漫畫後,有沒有覺得跟我們最近看的世界名著小說,有很大的不同」
兒子:(點點頭)有喔!
「小說裡面的文字多麼優美,學起來就可以吸收變成你的文字感,可以運用在造句和作文裡,至於…..漫畫嘛!就又不一樣😆😆😆」
兒子:是啊😆
(我喜歡用多試試其他的方式,去改變孩子原本的習慣,與其強力禁止,不如建立起良性親子溝通的管道,因為不想看到…….如果那天偷偷做我反而會更傷心)

當他已經把媽媽帶回家的亞森羅蘋系列全部看完後,我又推薦了另外一套「世界文學系列」來試試看孩子們的接受度😏

我們四個人,各選了一本….當我打開第一頁,很戲劇化的表情+語氣跟孩子說
「哇賽,這文字也太優美了,(念了一句書中的文字)窗外的天氣異常的美好,當陽光在閃耀著黃金蔚藍的黃昏裡入睡」
如果是我,只會寫「今天的天氣好好,句點。我要繼續看下去把裡面的句子學起來😆」
就用這樣開頭,接下來的外食等餐時刻,大家都被書中的文字吸引到無法自拔
不得不說,我的詭計慢慢奏效,我放下手機跟著孩子一起閱讀,讓他們覺得咱們是一夥的,然後討論著看完後的感受

偶爾我會極力勸退,用各種理由曉以大義(不直接說禁止,而是繞了一大圈後跟孩子說還是不要好了😂)
但偶爾還是會順他們意,讓她們知道「媽媽也是可以溝通的」
昨天,到百貨地下街看到棉花糖,兩女兒很想吃就問我「媽咪,我們想吃棉花糖,可以用我們零用錢買嗎?」(他們也知道要我買可能性低😂,也預料到……我可能會說,想吃就用你們零用錢」
因為不想花太多錢,兩妞就自己溝通,150元一小桶,兩人各出75元
「好,我先幫你們出錢,回家你們再還我」
「賀!成交」
回家的路上,兩女孩開心一人一口甜蜜在心頭,吃到一半後也覺得很夠了,想回家冰起來
等到哥哥下課回到家
阿妞:「哥哥,我們今天又買棉花糖ㄝ!你想吃嗎?」
恩哥:「好啊」
阿妞:「那我賣給你75元」
恩哥:「你們自己買的喔?」
阿妞:「對啊!媽媽先借我錢,回家就還給她」
恩哥:「75太貴了,剩下一半但你們也吃過,65元呢」
阿妞:好👌
雖然阿妞的身材已經夠圓,也不容許再更多糖份和高熱量食物,但我還是偶爾會同意,讓孩子想吃什麼嚐一下
因為實際吃了,才知道有多甜,吃多了就膩了,下次要再買就會三思而後行,如果這次我沒買,可能會一直朝思暮想,如果搭配碎碎念,可能就無法感受到「媽媽不喜歡讓他們吃糖的真意」
做中學、學中做,帶孩子的過程中,我喜歡用這樣的方式「用遊說代替一句禁止」威脅到安全的當然會立刻表明「堅決不能」的態度,但偶ㄧ為之讓孩子親身去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,學習會比想像多更多😏😏